本帖最后由 随风摄入 于 2017-12-22 17:56 编辑
9月30日早上在可可托海的额尔齐斯河边拍摄,阳光下的白桦树满树披金,浪花像一群白色的小精灵在蓝色的额尔齐斯河面唱着歌跳跃着远去、、、
看着眼前奔流而去的河水,遥想当年孔夫子应该也是看到这样的流水而发出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也!”的感慨吧!
从可可托海出来,在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时,顺便又来到老木桥风情街购买准备路上吃的馕。看这架式,哪像是在买东西,倒像是在哪个拍摄基地一样。看烤馕人面对这么多镜头淡定的表情,应该是对这场面习以为常了吧。
据先我们一步到新疆游摄的朋友说,其实在新疆,就是路上的风景也够拍的。几天的行程下来,情形确实如他所说。在前往可可苏里的路上,路边的风景不时的吸引着我们停下车来拍摄。
牧场上,牛群、羊群、马群各自在一处安祥的吃着草。
这头奶牛看到我用相机给它拍照,似乎有些不乐意,瞪着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,“拍什么拍?牛家也是有肖像权的哦!”
远处传来一阵“嘎嘎嘎”的叫声,循声望去,在远处高大的山体下面,伊雷木湖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黄色的大草场上。一头牛正在往湖边走去。
湖面有许多水鸟,那“嘎嘎嘎”的叫声就是这些鸟们发出的。看样子应该是大雁吧。我随着牛的脚步悄悄走过去,想看清楚点,没想到鸟儿们的警惕性蛮高的,还没近前它们就察觉了,一下飞得远远的。倒是我专注于鸟们的动静,一不小心走进湿地弄得一脚泥水。
两只牛来到湖边饮水,那充满田园气息的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。
拍路上的风景就是这样,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”,随着王导游的招呼,我们赶紧返回车上,继续前进。
路边牧民骑着摩托车赶着骆驼过来了,大家在车上打开车窗争着拍摄。
羊群扭着肥肥的屁股在路边慢悠悠的行走。
骑着马的牧民赶着一大群牛羊转场,从我们的车窗前经过。
今天的行程中就有可可苏里,由于时间的关系,我们只在这里作短暂的停留没进到景区里面。据介绍:可可苏里又称野鸭湖。它是由地震断陷形成的湖泊,湖面面积约1.8平方公里,平均水深2米,水生植物丰富。据说水中的芦苇是直接长在水上没有根的,随风漂游,湖面景色随芦苇的变动而变化。经常会有很多野鸭、水鸡、红雁云集在这里。
景区门前有许多做生意的人,多数都是卖石头的摊贩,还有一些卖水果和小吃的。
从可可苏里到五彩城又是一段很长的路程,大部份是戈壁,新疆地域广大,地貌也是多样,这几天行走在新疆,已经看到许多不一样的地质地貌,这一路的戈壁滩上生长着一丛丛矮小的植物。它们紧紧的固守着这片荒滩,望着它们不禁由衷的赞叹着这些植物坚韧顽强的生命力。
临近五彩城时,天空阴沉沉的,通往五彩城的道路在修建,路相当不好走,王导游凭着娴熟的车技,好不容易把车开进来,却吃了个闭门羹。正是旅游旺季,这里却冷冷清清看不到一个人。在外面喊了半天没人应声,总算在一个房子里找到一个值守人,他说这里不开放,随我们怎么央求他就是不理。看来这“天上五彩城”是清冷得“不食人间烟火”了。
听王导游介绍,五彩城里面也是属于丹霞地貌景观,看这灰蒙蒙的天空,想着即使进去也拍不了什么,既然无缘,那就随缘吧!返回时看到附近的地貌确实有丹霞地貌特征。
车在行走间,老远就看到前面路边有高耸的正冒着白烟的烟囱,不知道是干什么的,车行到近前先拍上一张再说。回家才看到上面写有新疆神火字样,至于这家神火是干什么与我无关,只是既然路过看到了,就随手记录一下,没去深究。
路边一晃而过的红色山体上写着有“、、、火烧山”的字样,知道是到火烧山了。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部的火烧山与火焰山不同,前者是因为温度高得名,后者则是因其山体颜色而得名。行程里虽有火烧山,但也就是这么从车窗外一晃而过,直接奔晚上住宿的奇台县而去。这一天从可可托海出来后,天空一直就是灰蒙蒙的没有层次,而为了赶路计划中的景点一个都没去成,好不容易赶到五彩城,又被拒之门外。
|